近日,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,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、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。会上,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受到表彰。关于2006届校友陈鹏程荣获“全国劳动模范”荣誉称号。
陈鹏程,2006年毕业于tyc太阳成集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,毕业后加入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。他始终坚守在煤化工生产一线,先后参与了宁东基地50万吨/年煤基烯烃项目和400万吨/年煤制油项目的原始开车及生产管理。19年来,他凭借对煤化工事业的执着与热爱,逐步成长为技术骨干和管理能手。

在他的成长路上,有第一次对洋技术提出中国方案的强大自信,有“没有先例就创造先例”的敢为人先,有“功成不必在我,功成必定有我”的全情投入。面对煤制油技术“卡脖子”关键难题,他先后主持完成多项重大国产化技术、装备及材料的试车、改造任务,打破多项国外技术垄断,开拓出了煤制油技术上的“中国新领域”。
针对烯烃项目采用进口GSP气化装置运行中出现的问题,陈鹏程和同事们进行大胆自主改造,提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解决方案,使气化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。自此之后,由他牵头创办“神气”创新工作室,实施技改优化项目110多项,解决了GSP投不了煤、周期短等重大瓶颈问题,这些国产化技术最终都应用到了400万吨煤制油项目的建设当中。
到煤制油项目工作之后,陈鹏程带领气化团队继续参与“神宁炉”的技术攻关,先后完成组合烧嘴、激冷环、下降管、下渣口、煤粉锁斗等重要科技创新项目,由他完成并发表《劣质粉煤气化技术选择探索》等论文6篇,授权专利7项,参与主编的《大型集群化煤气化装置生产运行及维护300问》正式出版,成为煤气化装置基础知识及常用问题技术指导用书。
2019年,陈鹏程被调往煤制油项目最核心的气化装置工作,面对项目建成三年来运行中暴露出的诸多短板问题,他带领车间200多名干部员工扎根生产一线,以细节管理保装置稳定,加班加点以“个人时间”换“检修效率”,实现装置安全、稳定、长周期运行,运行负荷由90%提升至105%,400万吨/年煤制油项目连续4年达产超产。
在陈鹏程看来,带领团队啃下干煤粉气化炉长周期满负荷运行这块硬骨头,是他职业生涯最自豪的事。本着向“新”而行、以“质”致远,陈鹏程和同事树立了行业样板,兑现了“‘煤’好未来,‘油’我创造”的承诺。在他的带领下,锻造出了五个“过硬”的最“硬气”车间,培养出多个十佳班组、五星班组、金牌班组,气化装置连续两年荣获标杆生产装置。
2023年正值装置大检修之际,陈鹏程获得了“全国五一劳动奖章”。面对项目三年一次的大检修和去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的机会,他选择了驻守检修现场:“虽然去北京领奖是我的高光时刻,但个人觉得安全生产是第一位的,什么样的高光时刻都没有安全生产的每一刻重要”。
从一名普通工人,成长为现在的煤制油动力厂厂长,一路播种一路收获,他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、宁夏回族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、中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“大国工匠”、宁夏煤业劳动模范……。陈鹏程坚定地走自己选择的路,在能源报国的道路上与时代同频共振,与项目相互成长、共同成就,更是把个人发展融入科创中国的不懈探索。他是煤制油“航母”上最牢固的“螺丝钉”,也是新时代能源人的楷模,更是宁大人的骄傲。
